本报讯(邓妍 王羽)近日,我市公证机构与铜陵仲裁委员会充分发挥专业职能优势,构建“前置预防+事后化解”全链条法律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需求,为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注入坚实法治力量。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为从源头防范安全风险,我市三家公证处主动将服务关口前移,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案例研讨等形式,向企业管理人员系统解读《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点,并结合实务案例阐释公证在证据固定、责任厘清、效力强化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切实提升企业风险防控的法律意识。针对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状、安全承诺书签订等关键环节,公证处提供现场公证服务,通过法定程序明确管理层、部门及岗位员工的安全职责,让责任文书兼具法律约束力与证据效力,帮助企业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筑牢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
高效化解纠纷同样关乎企业生产经营稳定。铜陵仲裁委员会依托 “一裁终局、保密高效、程序灵活”的制度优势,聚焦安全生产领域的合同违约、损害赔偿、保险理赔等商事纠纷,为企业提供便捷的争议解决渠道。为确保裁决专业权威,铜陵仲裁委员会组建了一支涵盖安全生产、工程建设等领域的专家仲裁员队伍,精准回应纠纷解决中的专业需求。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在合同中预设仲裁条款,一旦发生争议,可有效规避传统诉讼程序冗长的弊端,减少纠纷对企业声誉及生产经营的影响。
下一步,市公证机构与铜陵仲裁委员会通过协同联动,持续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服务体系,推动服务重心从“事后救济”向“事前预防”深度延伸,以更精准、更专业的法治服务,为全市构建稳定、公平、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