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铜陵日报

关于做好基层卫生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第A07版:理论       上一篇    下一篇

□吴小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关乎事业发展的方向与根基。基层卫生院作为服务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阵地,其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医务人员的职业信念与服务水平,更直接影响基层医疗体系的凝聚力与战斗力。近年来,基层卫生院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筑牢医务人员初心使命、提升医德医风、优化服务效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工作仍存在“四不四缺”现象,需以辩证思维厘清关键关系,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

一、当前基层卫生院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矛盾问题

结合基层卫生院日常工作实践,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轻、浮、漏、弱”现象待破解。

一是“轻”,思想认知不足,缺乏“靶向性”。部分卫生院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意义认识模糊,未能将其与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德医风建设深度融合。有的以会议传达代替思想教育,以台账检查替代实效评估,甚至将思想政治工作简化为“填表格、写心得、办活动”。部分单位组织政治学习时照本宣科,未结合医务人员职业特点设计内容,导致学习流于形式,难以触及思想根源,未能真正发挥凝心聚力的作用。

二是“浮”,实践贴合不紧,缺乏“群众性”。工作开展中存在“一刀切”倾向,未充分考虑医务人员年龄结构、专业背景及职业需求差异。年轻医护人员更关注职业发展与技术提升,而资深医生侧重行业责任感与传帮带作用,但现有教育活动常以统一模式推进,未能分层分类设计课程或活动。此外,部分卫生院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医疗业务割裂,未能结合公共卫生服务等重点任务强化思想引领,导致医务人员参与积极性不足,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三是“漏”,制度落实缺位,缺乏“系统性”。部分卫生院仍依赖行政命令或惯性经验开展工作,尚未形成“党委统筹、支部落实、全员参与”的长效机制。表现为院领导重视时工作推进较快,人员调整或任务繁重时则被动应付;思想政治工作多以阶段性活动为主,缺乏与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机制的联动。

四是“弱”,队伍能力不足,缺乏“专业性”。基层卫生院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普遍存在“兼职化、经验化”现象。多数政工干部由临床医生或行政人员兼任,缺乏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训;部分党务工作者对政策理论理解不深,难以结合医疗行业特点创新教育形式。此外,卫生院普遍缺乏心理疏导、文化建设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面对医务人员职业压力大、医患矛盾突出等现实问题时,缺乏有效的思想干预手段。

二、改进提升基层卫生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基层卫生院思想政治工作需立足医疗行业特性,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制宜、因人制宜”,运用辩证思维处理好四组关系。

一是厘清实质与现象的关系,以政治引领筑牢医疗服务根基。基层卫生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是将党的卫生健康方针转化为医务人员的行动自觉。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可结合“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开展专题讨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通过党员先锋岗、志愿服务队等形式强化责任担当。同时,创新话语体系,用医护人员熟悉的案例、语言讲透政策,避免“空对空”说教,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二是厘清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在传承中激活思想工作生命力。守正,即坚守“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传承“医者仁心”的文化传统。通过医德医风专题培训、先进典型宣讲、红色教育基地实践等方式,厚植医务人员为民服务的初心。创新,则需紧扣行业发展新趋势与医务人员新需求,利用“学习强国”平台、短视频等新媒体开展碎片化学习;依托智慧医疗建设,探索“线上党建+线下服务”融合模式。尤其在医患矛盾突出的背景下,需强化人文关怀,通过情景模拟、案例研讨等方式提升医务人员沟通能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能力双提升。

三是厘清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以精准施策提升工作质效。基层卫生院思想政治工作需聚焦核心任务,兼顾日常长效。当前,应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作为主线,结合“优质服务基层行”“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等专项工作,推动思想教育与业务发展同频共振。同时,关注医务人员的个性化需求,对新入职员工侧重职业认同感培养,对偏远地区医护人员加强心理支持。此外,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机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以实效检验思想工作成效。

基层卫生院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持续推进。唯有将政治引领贯穿医疗服务全过程,在守正中创新、在精准中提质、在特色中增效,方能锻造一支“政治坚定、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基层医疗队伍,为健康中国建设夯实根基。

(作者单位:枞阳县白柳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