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铜陵日报

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护航幸福铜陵建设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第A05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市中级法院法治副校长前往建安小学开展“铜娃学法”主题普法。

市中级法院法官前往现场调解一起大额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市中级法院举办法治政府建设与依法行政同堂培训。

市中级法院举办全市法院2025年度春训班。

市中级法院联合市工商联举办“亲清?法企行”主题沙龙暨送法进企活动。

市中级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职务犯罪案件。

杨竹青 宋云

今年以来,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以服务发展为己任、以司法为民为初心、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为现代化幸福铜陵建设筑牢司法根基。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新收案件18658件、结案15378件,同比分别上升17.49%和10.17%,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96.39%。受理首次执行案件5498件、结案4517件,结案率69.11%,同比上升5.31%,执行各项指标均优于或处于合理区间,首执案件终本率、执行完毕率等指标跻身全省第一方阵,26个集体和个人荣获市级以上表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司法答卷”。

锚定大局显担当 绘就“发展”与“安全”双优画卷

市中级法院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找准司法服务大局的切入点与结合点,以精准司法举措护航社会安定、经济稳健,在统筹发展与安全中展现法院作为。

筑牢平安铜陵“防护网”,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上半年审结刑事案件597件,判处罪犯654人。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重拳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为社会安全筑牢“防火墙”;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严厉打击“一秒瘦”生物制品妨害药品管理、电信诈骗等民生领域犯罪,审结相关案件58件79人,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与“钱袋子安全”。同时,深入推进“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常态化排查司法领域风险点,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推进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联动多部门开展刑事律师座谈、判后答疑入监所等工作,相关经验在全省法院推广。

打造营商环境“助推器”,紧扣全市“营商环境深化年”部署。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审结商事案件6933件。高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审结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类犯罪40件102人,成功审理全市首起操纵证券市场犯罪案件,11名被告人均服判息诉;畅通涉企服务渠道,受理企业司法需求101件、办结99件,开展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30件,通过“领导带头走访”“企业问题现场办公”“法治体检”等活动精准回应企业诉求。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上,审结破产案件12件,盘活资产1.3亿元、化解债务12.5亿元、处置金融不良债权1465万元,帮助“危机企业”重寻发展新机;推行“活封活扣”措施24次,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审结相关案件141件,其中审结的涉USDT(虚拟货币)信息网络传播他人影视作品侵犯著作权行使案件,入选全省法院知识产权刑事典型案例。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签署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诉裁衔接合作备忘录,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此外,积极服务绿色转型升级,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4件,依托生态修复基地完善增殖放流、补植复绿等替代性修复机制,“打造碳汇保护新阵地,书写为碳服务新篇章”经验入选全市政法系统先进经验,以司法“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构建法治政府“协同链”,健全行政执法、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机制。上半年审结一审行政诉讼案件104件,同比上升36.8%。依法监督支持行政机关履职,妥善处理涉土地房屋征收、行政赔偿、工伤保险待遇认定等案件86件,督促政府履约践诺;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主要负责人出庭率48.48%,同比上升17.37%,实现“面对面”解纷。深化府院良性互动,推广“会商研判—协同处置—促推治理”工作法,组织联席会议、同堂培训、庭审观摩30场次,连续四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发布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典型案例10个,发送规范执法司法建议2份,凝聚法治建设合力。

司法为民暖民心 书写“温度”与“力度”并重答卷

市中级法院秉持“如我在诉”理念,紧盯民生“头等大事”与“关键小事”,以有力度的举措、有温度的服务,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织密民生权益“保障网”。上半年审结民事案件2802件,用心办好“小案件”、守护“大民生”。针对房地产领域痛点,审结房地产、建设工程案件935件,两级法院联动集中判决30起商品房买卖合同群案,创新“例会式”协商、实地查勘等举措,助力“保交楼、保交房”,托起群众“安居梦”。聚焦劳动权益保护,深化“工会+法院”协作机制,审结劳动争议案件429件。深耕未成年人保护,发出家庭教育指导告知书162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121份,依托家庭教育指导站化解家事纠纷78件,相关服务体系入选全市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联合市政协妇联等部门开展“护苗”同题调研,组织“铜娃学法百校行”活动,选派38名法治副校长进校园,用司法力量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

打通胜诉权益“兑现路”。持续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开展“徽动执行·2025”专项行动36次,执结案件630余件,执行到位金额2400余万元。强力震慑规避执行行为,“执行110”团队开展应急与常态化出警215次,通过“交叉执行”化解难案积案780件。规范执行管理,引入第三方对2023-2024年执行案款进行“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从源头防范管理风险;依法开展信用修复,助力失信企业重返市场,相关正面案例被推送至最高人民法院。创新执行机制,在司法拍卖中首创“以租代腾”模式,破解不动产处置变现难题;“6·18拍卖节”推出“亲民拍品”专场,让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更贴民心。

搭建司法服务“连心桥”。全面升级诉讼服务体系,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畅通线上线下立案渠道,实现“就近能立、多点可立、少跑快立”。推进司法服务集约化,完成集约送达29930次,建设融合法庭实现“一键签收、云端开庭、指尖诉讼”。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打造时令法庭、午间法庭、共享法庭等便民载体,运用“先让礼让”“和悦”“穿针引线”等基层治理品牌,参与化解基层矛盾纠纷1945起;以“单人入驻+联络人对接”模式支持综治中心建设,派驻13名干警赋能基层治理。扎实推进“诉事速办”,对609件案件、1126人次开展回访,案件回访不满意率降至5.13%;完善信访处置机制,出台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处置办法,落实院长接待日制度,实现信访事项“前端告知、后端反馈”100%,把“有信必复”落到群众心坎上。

守正创新提质效 激活“公正”与“效率”双驱引擎

市中级法院以改革破题、以创新赋能,持续优化审判管理、强化数字支撑,推动司法公正与效率协同提升,让司法改革成果更多惠及群众。

深化机制改革“激活力”。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合议庭、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运行机制,全链条加强审判权力制约监督,审委会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运行经验在全省法院交流。压实院庭长监督指导责任,将347件案件纳入“四类案件”监管,全面推行院庭长“阅核制”,阅核案件4957件,占结案总数32.23%,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统一司法裁判尺度,运用法答网案例库推动类案同判,3篇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深化司法公开,上网文书4673篇,庭审录播公开1877件,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强化审判管理“提效能”。坚持“质量优先、兼顾效率、注重效果”,对标新指标体系建立“每周一通报、每月一研判、每季一调度、年中一画像”的案件质效管控机制,全市法院17项审判质效指标达到或优于最高人民法院设定的合理区间。常态化开展案件随案评查,完成68件案件评查,以评促改规范司法行为;创新法官绩效考评机制,将可评价办案指标设权赋分,以“管案”带动“管人”“治院”,构建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管理体系。

聚力数字赋能“强支撑”。激活审判大数据平台“智慧大脑”功能,全面深化电子卷宗随案生成与深度应用;依托一体化监督管理平台,对案件全流程节点实时记录、深度分析、自动预警,有效杜绝“程序空转”。推进司法辅助事务数字化,鉴定机构选择全部实现线上摇号,鉴定案件线上委托率100%,指定委托率(负向指标)降至0%,确保鉴定过程公开透明;积极融入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完成用户初始化信息导入,以数字化赋能审判执行现代化。

从严治院铸铁军 夯实“严管”与“厚爱”并举根基

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忠专实”“勤正廉”导向,统筹推进队伍政治建设、能力建设、纪律建设,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司法队伍。

以党建引领“把方向”。突出政治建设首位度,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组带头、支部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0次22项议题、党组中心组学习5次3次研讨。打造“铜法·红立方”党建品牌矩阵,推进“党务在线”“铜法清风”等子品牌建设,举办两级法院党务干部培训班,与徽商银行铜陵分行开展联合党日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提炼党建品牌培育经验,1篇案例入选市直机关党建创新案例示范库。同时,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通过学习接力、联建共建、现场党日、警示教育等活动,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以育能强基“提本领”。聚焦司法人才培养,组织“春训”“院庭长示范庭”等培训讲座35场,覆盖977人次,实现理论培训“全覆盖、分层次、重实效”。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江苏法院开展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体悟实训,组织干警赴华东政法大学开展素能培训,相关做法获“学习强国”、《安徽法治报》等省级以上平台推广。强化实战练兵,分期选派6名干警到信访维稳、重大改革、重点任务等“吃劲”岗位实践锻炼,提升履职能力。

以严管厚爱“树新风”,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立院党组与派驻纪检监察组“组组会商”机制,制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主体责任清单,修订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实施意见,筑牢拒腐防变防线。扎实做好市委巡察“后半篇文章”,清单式推进问题整改销号,推动整改常态长效;配合人大开展法官履职评议,以外部监督倒逼履职担当。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做到“有问必录、应报尽报”,持续涵养公正廉洁的司法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