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上午,我参加了一场让人受益匪浅的小记者专题培训活动。这次培训仿佛打开了一只装满奇妙工具的盒子,老师郑重的培训话语就是一张采访的藏宝图。
培训课堂上,王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采访技巧与经验。采访前,要把“宝藏”的位置(对象)、探寻的路线(问题)和即将踏足的秘境(地点)一一标注。小记者要像蚂蚁一样务实,采访平凡的人可行,去街角花园比市府大楼更有意义。原来贴近泥土,才能听见大地最真切的脉动。待到真正“出征”时,当与受访者交谈时,目光要像蜜蜂寻找花蜜般专注,结束前那句清脆的“谢谢”,是告别时最明亮的回响。原来言语里也藏着温暖的礼物。归来整理“战利品”,老师教的“魔法咒语”可帮大忙,因为(∵)和所以(`)化身简洁符号,问(Q)与答(A)在纸页上排起队列。先按提纲搭好积木框架,再填进采访到的五彩砖块。写完后大声朗读,可揪出一个“的”“地”不分的小病句,逗号也像迷路的孩子回到了家。字句经得起耳朵检验,才真正站得稳脚跟。
这次培训像递给我一把会说话的钥匙:笔记本是地图,符号是暗码,眼睛是探照灯,而“谢谢”是通行万里的秘诀。原来所谓“采访”,是心贴近心,让平凡世界的声音借我的笔端轻轻说话。那本子记录的何止字句,更是用好奇与真诚开启的一个又一个值得聆听的人间角落。
市淮河路小学校园小记者 孙嘉茜
指导教师 孙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