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铜陵日报

家访架起育人桥 导师温暖学子心

日期:09-05
字号:
版面:第A02版:综合新闻·广告       上一篇    下一篇

■ 本报记者 杨竹青

暑假期间,铜陵理工学校(安徽铜陵技师学院)的老师们步履不停,带着学情档案与帮扶计划走进一户户学生家。这场暑期大家访活动,是该校创新推行“学生导师制”的具体实践,通过家校携手,为学子的升学与就业之路精准护航。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职业教育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该校组织校领导、系部及科室负责人、班主任等组成导师团队,对学生实施“一对一”“一对多”定点帮扶。7月中旬起,导师们分组走访,以“深化导师责任、精准助力成长”为核心,锚定育人目标,构建“学校-导师-家庭”联动机制,让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与家庭教育无缝衔接,凝聚家校合力。通过实地摸排学生暑期学习状态、心理波动及生活需求,为制定实施个性化帮扶方案奠定基础,并针对升学压力开展规划指导与心理疏导,同步强化假期安全提醒,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同时,每位导师均与结对学生建立专属线上聊天群,方便日常联络,实时掌握学生动态,第一时间回应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家访中,导师们的关怀细致入微。学业规划上,导师们结合分类考试、就业准备等不同目标,与家长共商暑期学习计划,细化专业训练与文化课复习方案,实现“靶向指导”。面对学生的升学焦虑,通过案例分享与心态调节技巧指导,开展“暖心对话”,帮助学生保持稳健备考心态,引导家长营造宽松家庭氛围。安全方面,结合职教学生特点,重点强调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电诈等暑期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假期安全充实。走访中,导师们还详细反馈学生在校表现,解读教学安排与升学政策,倾听家长建议并动态调整帮扶策略。“导师把孩子的问题和改进办法讲得透彻,我们终于知道怎么配合学校了。”一位家长的话道出了众多家庭的心声。

下一步,该校将汇总家访信息,由导师团队优化帮扶方案,通过“每周跟踪反馈+每月家校沟通会”机制,持续深化精准帮扶。“推行导师制与家访,就是要变‘阶段性关注’为‘全程陪伴’,变‘普遍化教育’为‘个性化培育’。”铜陵理工学校校长、安徽铜陵技师学院院长杨益说,希望通过导师这座“桥”,将责任与关爱精准送达每个家庭,助力学子在成长路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