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竹青 朱成林)连日来,全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标准化流程、全透明操作为核心,陆续开展2025级新生“阳光分班”工作,从入学“第一关”为学生营造均衡教育环境,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每一名新生的求学路。
8月26日上午,市第四中学2025级新生“阳光分班”仪式举行,成为我市“阳光分班”工作的生动缩影。活动现场,该校会议室大屏幕实时滚动新生名单与分班程序,全程接受多重监督——学校责任督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委员现场履职,40名家长代表与40名学生代表通过线上报名参与,共同见证717名新生的“分班时刻”。
此次“阳光分班”坚持“师资”与“生源”双向均衡。在师资配置上,学校以“师资均衡、结构合理”为标准,统筹14个班级教师团队,从教师年龄、学科背景、职称等级到新老搭配,均进行科学调配,避免出现“强弱班”差异。在学生分班环节,围绕“性别、班额、生源校”三均衡目标,先对新生毕业小学及原班级进行系统编号与二次排序,再通过专用小程序随机组合,最大程度排除人为干预。“我们以抽签摇号的方式,将师资团队与学生团队组合,用‘阳光’开启‘盲盒’。”该校党总支副书记陈光新介绍说。
市第十二中学、市瑞龙小学、市天津路小学等多所学校也开展了“阳光分班”工作,形成全市联动推进的良好态势。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优化分班流程细节,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家长、学生更清晰了解分班全过程,切实构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的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