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铜陵日报

“空中警察”织密网 科技赋能守平安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第A02版:综合新闻·广告       上一篇    下一篇

■ 本报记者 邓妍

电子大屏上,一幅幅高清画面实时流转,盘旋于城市上空的警用无人机敏锐捕捉着各种信息,守护着城市安宁。今年以来,我市公安特警紧扣公安工作现代化要求,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为牵引,通过配备可视化无人值守警用无人机机场,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成并启用立体巡控中心,构建起“空地一体、地空联勤”的“无人机+”智慧警务新模式,为培育公安新质战斗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提高防范意识警惕诈骗,不要轻信陌生电话,谨慎投资理财……”近日,在我市一些社区、商圈和田间地头,时常能看到警用无人机低空盘旋,循环播放反诈、防溺水、防火、防盗等安全知识。通过科技赋能,警用无人机成为流动的“空中宣传站”,将安全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景区商圈,突破了传统宣传方式在空间覆盖、传播时效等方面的限制,多维发力提升普法宣传成效,让安全提示触达更多群众。

“以前巡逻靠双腿和警车,有些偏僻角落难免有疏漏。现在有了无人机,辖区每个角落都在监控范围内,精确度大大提升。”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二大队民警顾博文指着立体巡控中心的电子大屏介绍道。警用无人机依托智能化机巢,可根据预设航线和任务规划,自行开展定时、定点、定区域的空中巡逻,形成了“无人值守、智能管理”的立体防控网络。在巡逻过程中,系统利用先进的AI算法,能够自动识别车辆违停、非机动车驾乘人员未佩戴头盔等违法违规行为,并动态监测人流量、车流量及异常热源等安全隐患。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巡查数据会实时推送至民警的移动终端,推动警情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防,实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对于一些突发事件,通过无人机传回的画面,可以清晰地了解现场情况,从而精准调配警力,制定处置方案。”顾博文表示,无人机还可以利用高空喊话功能,宣传法律法规,播报安全提醒。同时,可开展定点抛投、应急照明等辅助处置工作,与地面警力形成立体作战体系,为指挥决策提供“空地”一体化全方位支撑。例如在水域救援中,无人机不仅可以实时回传现场画面,还可以向被困人员抛投急救包和饮用水,为救援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铜陵公安特警持续深化拓展“无人机+”的多领域警务场景应用,将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大型活动安保、案件侦查取证、禁种铲毒巡查、山地搜索救援等警务实战工作。通过搭载喊话器、照明设备、红外热成像仪等多功能模块,无人机可灵活适配不同实战场景需求,实现从平面防控向立体作战的转型升级,为我市公安工作注入新的智慧和动能。未来,铜陵公安特警将持续推动无人机技术与警务实战深度融合,将新质战斗力转化为守护群众平安“看得见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