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铜陵日报

郊区: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 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第A04版:今日郊区       上一篇    下一篇

■ 杨纲要

在郊区,城乡处处活力迸发。远郊,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近郊,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热火朝天,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助推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8月21日,在郊区新能源汽车创新产业园重点项目一期现场,主体工程已完成90%,工人们避开高温时段、错峰施工,正在对1号楼、2号楼、3号楼的外立面幕墙有序施工作业,强有力的“秋季攻势”彰显“郊区速度”,这正是郊区组建产业链“大党委”、“一链一联建”引领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的缩影。

今年以来,郊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坚持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扎实开展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年行动,用好政策支持,聚焦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分链组建4个产业链“大党委”,通过建强“组织链”抓引领、健全“制度链”强保障、延伸“产业链”促融合,不断延伸重点产业上下游链条,实现产业链保持稳定、链上企业“抱团发展”。连日来,远郊近郊、江南江北掀起了项目建设热潮,持续为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等产业、民生实事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健增长、强化发展韧性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今年上半年,全区2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13个行业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达65%,工业投资增长10.3%;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1.44亿元,同比增长5.1%。

据了解,郊区新能源汽车创新产业园项目总投资7.89亿元。项目占地面积95.98亩,规划建筑面积约8.89万平方米,共6栋单体,其中1-3#楼为一期,面积4.69万平方米;4-6#楼为二期,面积为4.2万平方米;计划建设新能源汽车销售店,汽车维修美容市场,集中式维修中心,酒店餐饮配套服务楼,光储充一体停车场,配套景观及室外工程、消防、暖通、给排水工程等。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

为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自年初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郊区紧抓国家和省市政策机遇,全区各级各部门把护航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打造营商环境作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用情服务帮扶企业纾困解难,全力护航项目建设加速。2025年全年郊区纳入省重点项目清单项目9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2.3亿元,计划开工项目4个。1至6月份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41亿元,完成计划的82.56%。参加省开工动员项目9个(完成市下达确保目标15个的60%),总投资74.91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6.5亿元。参加开工动员的9个项目已全部开工纳统,开工率、纳统率均为100%。2025年郊区的市重点项目清单共有重点项目40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2.8亿元,计划开工项目18个,计划竣工项目6个。1至6月份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55亿元,完成计划的80.95%;计划内新开工项目13个,完成计划的72.22%;计划内竣工项目5个,完成计划的71.42%。

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是贯穿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郊区坚持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总抓手,聚力抓项目,着力扩投资,强化日常调度和周调度,及时破解项目落地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切实为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创造有利条件。通过组建产业链“大党委”,联动园区的大中小、上下游、左右岸企业党组织联建共建,推动政企高效沟通、产业有效合作、科技协同创新,打造“链上”抱团发展的动力引擎。进入三季度以来,郊区持续发挥产业链“大党委”的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细化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切实帮助企业解难题、纾堵点,全力推动产业链企业集群发展壮大。郊区按照“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部门、一抓到底”原则,建立区四套班子成员全程包保和部门全过程跟踪服务的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对拟签约的意向项目和拟新开工的重大项目,靠前梳理需要的土地、环境容量、能耗等建设指标以及各项前期手续,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早见效。以全面合作为突破口,全力以赴推进项目投资增数量、壮体量、上速度。坚持把培育发展新动能作为重中之重,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推进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专班谋划、智库支撑,精准发力产业布局。创新实施项目分级分类调度、督导检查等工作机制,通过建强机制、合力攻坚,重点项目提速增效,形成“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发展氛围,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坚强服务保障,不断优化环境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一个个项目,一处处工地,一间间厂房,一条条生产线,孕育着跨越赶超发展的新希望,孕育着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从扩规升级的老项目,到补链延链的新项目,从传统产业“焕发新机”,到新兴产业“拔节生长”……郊区上下吹响了竞逐新质生产力的“冲锋号”,坚定了“向新而行”的坚定决心,正以项目建设的“进”,撑起高质量发展的“稳”,奋力书写新时代加快发展的“郊区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