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照柱
“今年是个丰收年,产量较去年增加了近一半!”立秋后,郊区周潭镇凤凰村乡村振兴产业园里,漫山遍野的秋月梨迎来成熟期,一颗颗硕大饱满的梨果挂满了枝头,这让宏博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冬青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秋月梨肉质细脆、汁多味甜、清香爽口,能够促进食欲、清热润肺,享有梨中贵族的美誉。“仅套袋数量就达到十几万个,根据种植面积和历史经验,预计今年秋月梨产量可达10万斤。”陈冬青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以种植秋月梨为主,种植面积六七十亩,此外还种植樱桃、黄桃等水果。
谈及种梨经历,陈冬青感慨万千。她曾和许多村民一样,离家打工,做过多种工作,虽然改善了家庭条件,却未能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
周潭镇凤凰村自然条件优越,沙土地透气性强,雨水充沛,保留有种梨传统,所产梨果肉质细腻、脆甜,可食率高。6年前,陈冬青萌发出回乡创业的想法,并得到丈夫的全力支持。两人一合计,干脆回家种梨,还请专家进行土壤检测。后经专家推荐,他们选择了经济价值更高的秋月梨。经过辛勤劳作,陈冬青在山洼中成功开拓了一片新天地,并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忙碌时节,每天雇佣工人二三十人,平时也有五六人在岗。”
据介绍,目前凤凰村的水果种植面积超过300亩,其中梨树种植面积200多亩,水果产值逐年增长,年产值接近300万元大关。同时,梨果种植、采摘、加工及销售等环节带动100多个稳定就业岗位,成为当地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
“我们将致力于提升水果品质和技术管理水平,从源头上严格把控梨果质量,积极拓宽网络销售渠道,并大力发展水果采摘、深加工等产业,以持续提升产业附加值,让梨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凤凰村党总支书记章鼎维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也有着清晰的规划,希望做大做强梨产业,为广大消费者带去清甜可口水果的同时,也让更多群众留在家门口就业,切实让金色的梨成为乡村振兴的“金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