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路璐
8月21日,晨光穿过市社会福利院的门廊,洒在张贴着“安全口诀”的文化墙上。几位老人围坐在焕然一新的活动区,笑着比划最新一期“安全教育小课堂”教的应急手势。
在这里,安全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弥漫在空气里的安心。近年来,市社会福利院聚焦机构安全稳定运行核心任务,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让每一位在院老人生活得更安心、更幸福。
福利院的房屋已建成使用十余年,设施老化带来的安全隐患曾是管理者的心头之忧。近两年,福利院积极争取省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奖补资金和市级福彩公益金共计231.98万元,启动实施了运营能力提升、环境改造提升和消防改造3个项目。崭新的40张护理床让行动不便的老人生活更加舒适;改造升级的洗衣房、卫生间不仅消除了渗漏等隐患,更提升了服务的便利性和适老化水平。
福利院的安全防护,是“人防”与“技防”的完美结合。院内重点区域监控实现全覆盖,公共区域监控直连市级养老服务智慧平台和院内消防控制室,护理区的房间监控则接入楼层护理岛,形成一张无形的安全守护网。管理岗每日查房、护理岗每两小时巡查一次……这样的工作制度让这张网更加密实坚韧。该院推行“问题、责任、整改”3张清单工作法,无论是清理消防通道杂物,还是更新监控设备、更换防火门,都明确责任、立行立改、闭环销号,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降低安全事故风险。
福利院精心编印的《护理员口袋书》和《安全宣传口袋书》,清晰标注着七大照护风险的预防要点和应急处置流程,成了工作人员和在院老人的“安全指南”。该院制定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责任清单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层层落实安全责任,从工作人员到临时作业人员,人人有责任;定期组织的消防应急演练,让有行为能力的院民掌握逃生技能;安全教育小课堂形式活泼,让“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氛围日益浓厚。该院牵头编写《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日常照料风险防控指南》安徽省地方标准,为全省同行提供了规范指导。
对每一位新入住的老人,市社会福利院都会开展专业的入院评估,量身定制个性化照护方案。依托养老护理领军人才工作室和院民教育小课堂,建立起常态化的心理健康关怀与危机干预机制。每日小课堂交流互动、每月收集并实现“微心愿”、每季度评选“五星院民”,激发着院民们的自治热情。一年两次的户外游活动和“我体验我快乐”“我们的节日”等丰富多彩活动,使院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充盈。更暖心的是,该院联合市慈善总会设立了铜陵市关爱“一老一小”社会福利慈善基金,并策划了“助力前行”康复关爱腾讯公益项目,为身体残疾及脑梗老人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服务,让特殊群体的晚年生活更添一份温暖和尊严。
“安全不是最高标准,而是最低底线。希望通过我们的守护,让每一位在院老人安享幸福晚年。”市社会福利院院长金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