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才国
转眼已进入下半年,为实现年度既定目标任务,我市各项工作按下“快进键”,各部门、各行业纷纷对照年初签订的“责任状”认真梳理,补缺补差,“责任状”成为领导干部履职成效的任务记录本。
不可否认,工作中签订责任状,目的在于明确责任范围、层层压实责任,有效推动工作,其出发点和工作动机是好的,但一旦下级“责任状”满天飞,上级将“责任状”一签了之,责任下移之后便当起了甩手掌柜,下级“责任状”便成了上级“卸任状”,这一现象当引起足够重视。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当“甩手掌柜”的上级执政理念出现了问题,心中没有装着人民群众和革命事业,借“责任状”将矛盾“外推”,靠“责任状”将责任“下移”,这种貌似“层层压实责任”实则上是“层层不负责任”,这是一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是典型的懒政行为,其结果一定会影响工作的开展,延缓事业的进程。
革命事业无小事,工作责任重于山。当前,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与攻坚区,各种矛盾叠加,工作压力大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各种压力,各级须敢于担当、奋发有为,越是艰险越向前,而不是投机取巧,玩诸如“把‘责任状’当‘卸任状’”推卸责任之类的小聪明。在责权越来越明晰的当下,该承担的责任推不掉,该尽的义务躲不过,还不如转变观念,沉下心、俯下身,真正担当起本级责任。
当然,“责任状”这种工作形式并不是完全不可以用,关键看怎么用。首先要看责任分解得合理不合理、标准是否超出了下级应有的能力,只有责任界定科学合理,下级才可能履职尽责;其次,上级不当甩手掌柜,而是要主动靠前帮促和指导,在“人、财、物”等诸方面有效地帮扶下级落实责任状;再次,要认真兑现奖惩,该奖的奖,该罚的罚,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如此,才能有效避免将“责任状”变成“卸任状”,激发出一个“人人履职尽责、个个成才冒尖”的喜人局面,助推社会经济发展、革命事业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