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铜陵日报

“开路先锋”勇毅前行 畅通发展“大动脉”

日期:08-25
字号:
版面:第A03版:新闻·交通运输       上一篇    下一篇

铜陵长江大桥和铜陵长江三桥。

郊区周潭镇周老路。

汐有冷链物流园。

G347无为至普济圩段(在建)。

普济圩农场五区排洪道桥建设项目。本报记者 刘敏 摄

智能驾培教学。

铜陵港长江外贸码头。

铜陵港兴港码头。

铜陵港汇成港口物流。

G330一期(在建)。

枞阳县乌金渡老桥拆除重建工程。本报记者 刘敏 摄

S340铜陵横埠至会宫段。本报记者 刘敏 摄

天天高速铜陵段(在建)。

核心提示

交通是经济的“大动脉”,发展的“先手棋”。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奋力当好建设现代化幸福铜陵的开路先锋。投资规模保持高位运行,运输结构不断优化,配套服务持续改善。

数据见证发展活力:今年上半年,交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38.21亿元,其中,完成省下达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4.4亿元,计划执行率64.5%,执行率居全省第六。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7.38%(全省平均增长率为5.3%),继续居全省第一档。完成港口吞吐量5389.8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31566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24%、9.52%。交通运输“质”“量”双升。

重大项目建设提速: 筑牢发展 “硬支撑”

今天的大项目,就是未来的大发展。今年以来,一大批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推进,为铜陵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高速公路方面。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公路部分完成交工验收。天天高速铜陵段正在开展路面工程和附属工程施工,预计今年底建成。S40宁枞高速铜陵段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签订基本完成,先行开工点已开工建设,预计11月份全线开工建设。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段安全韧性提升工程可研报告已获批。

普通国省干线方面。全市首条美丽公路S340铜陵横埠至会宫段顺利完工。G330一期(横埠至陈瑶湖段)、G347无为至普济圩段、乌金渡老桥拆除重建工程3个项目进入冲刺阶段,计划今年建成通车。G236黄浒河特大桥建设用地获批,正在推进桩基施工。S228长河大桥、G330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四好农村路”方面。年度56公里提质改造工程、262公里养护工程任务已全面开工,分别完工19.1公里、143.6公里。

水运项目方面。长山港区3个3000吨级液体化工品码头泊位竣工验收。永丰港区公用粮食码头项目1个万吨级泊位岸线获交通运输部批复。江北港区铁水联运一期工程岸线申请已报至交通运输部。枞阳港区新开沟综合码头、国能铜陵电厂二期码头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永丰港区协诚码头二期进入工程实施筹备阶段。

通用机场方面。义安区通用机场选址报告获民航华东管理局批复,选址报告已呈送军方审查待批复;枞阳县通用机场选址已报军方,待现场踏勘。

民生服务升级: 织密出行 “幸福网”

民生无小事。市交通运输局不断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持续改善交通运输服务品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以赴办好交通民生实事。

公交出行更便捷。优化调整公交线路7条。枞阳县官埠桥交通综合服务站项目基本完工。公交“定制”服务成为新时尚,上线“校园公交定制平台”,固定定制服务覆盖3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零星定制服务拓展至300余家单位。

驾培、出租车服务更贴心。创新驾培行业管理,在全省率先开展驾培智能教学试点工作。上线“铜都学车”新平台,实施“计时培训”“先培后付”新模式,退费难、乱收费投诉同比下降96.4%。强化网约车、巡游出租汽车司机群体管理服务,推进巡游出租车“巡网融合”试点工作,1385名巡游车驾驶员上线运营。

物流降本增效更明显。研究制定《铜陵市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巩固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成果,1-6月,11条多式联运示范线路完成联运量361.2万吨。新增国家3A级物流企业2家,全市A级物流企业达31家。上半年,全市营收千万元以上物流企业主营收入60亿元。

行业治理提质: 激活发展 “新动能”

以系统治理理念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市交通运输局不断强化监管、筑牢底线、厚植底色,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

治超形势稳定向好。建立重型货车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出台实施《铜陵市强化重型普通货物运输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实行“数字治超+精准执法”,1-6月,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895辆,同比下降35%。

安全底线守稳筑牢。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加强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安全检查,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319人次、从业人员1197人次、监管执法人员176人次,曝光、约谈、联合惩戒企业60家次,排查整治一般隐患386个、重大隐患3个。全市道路运输企业“两类人员”安全考核覆盖率、合格率实现“双百”。

绿色发展底色不断厚植。持续规范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1-6月,到港船舶港口岸电使用次数、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5.3%、18.3%。今年以来已报废老旧营运货车42辆,报废并更新营运货车29辆,累计更新纯电动巡游出租车682台。

专项整治深化: 锻造队伍 “硬作风”

以专项整治为突破口,市交通运输局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执法水平、优化服务质效,行业形象不断提升。

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扎实开展违规吃喝等5个专项整治,围绕28个问题清单和基层“四风”10种隐形变异表现,查摆问题35个,清单式推进,闭环式整改,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开展分层分类专项警示教育,推进“清廉交通”建设。深化访企入村专题行动,深入交通一线和帮扶企业实地走访2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4条,做到即知即改。

执法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建立“联合检查、线索移送、信息共享、联动惩戒”和执法协作定期调度机制,从严落实“综合查一次”。上半年共办理行政处罚618件,实施轻微免罚22件、承诺轻罚1件,无执法错案和异地执法等问题。

热线服务质效不断增强。上半年12328热线共受理有效工单8502件,热线运行质量考评稳居全省前列。完善货车司机接诉即办工作机制,落实提级管理,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共受理涉货车司机类工单28件,其中投诉类18件,办理“三率”均为100%。

2025年下半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交通运输局将牢记现代化开路先锋使命定位,善始善终、从严从实抓好学习教育,树牢“把交通的事办好,把交通的工作干好”理念,真抓实干、奋勇争先。

提速项目建设。抢抓工期进度,确保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天天高速铜陵段、G330一期(横埠至陈瑶湖段)、G347无为至普济圩段、乌金渡大桥拆除重建工程等项目年内建成通车,净增通车里程107公里。加快建设S40宁枞高速铜陵段、G236黄浒河特大桥等在建项目,开工建设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段安全韧性提升工程,持续推进S228长河大桥、G330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建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56公里、养护工程262公里。释放长江黄金水道潜能,建成笠帽山作业区危化品码头和安徽港口物流金园码头改扩建工程,推进协城港口二期工程4个万吨级泊位建设,力争江北港铁水联运一期、新开沟综合码头等项目年内岸线获批并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通用机场前期工作,督促县区政府协调华东民航局加快选址审批流程,争取早日获批军方选址意见。

畅通便捷出行。持续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做好暑期、国庆等重点时段运输保障。推动池州方向毗邻公交线路开通。实施《铜陵市公交总公司降本增效三年工作计划(2025—2027年)》。出台《共享电单车管理实施方案》。继续推动巡游车、网约车规范融合发展,开展机动车驾驶培训智能教学。常态化开展出租车行业服务规范提升工作,推进出租车、维修、普危货运输等行业质量信誉考核评定。印发实施《铜陵市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以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为引领,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召开长三角物流发展大会暨百强物流企业高峰论坛。

强化行业治理。建设市交通执法指挥调度中心,深度践行“两度执法”,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全方位提升交通执法质效。强化智慧港航系统运用,加大源头治超力度。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大新能源车辆推广力度,实现交通运输节能降碳。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认真落实交通运输部重大节假日“三十条”硬措施,坚持对道路客运、港口码头企业开展安全评估和指导帮扶机制,强化“两客一危一货一面”、港口海事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创新道路运输领域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切实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坚持从严治党。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工作,推动“四强”党组织建设。着力培育“货运+党建”“网约车平台红色之家”等一批行业党建品牌,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加强交通运输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建设,讲好交通故事,弘扬新时代交通精神。优化12328热线办理机制,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在实现美好蓝图中创实绩建新功。愈发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将助力铜陵腾飞。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陈燕飞采写,图片除署名外由市交通运输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