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牢记殷殷嘱托,义安区近年来以永泉小镇为发力点,深入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全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永泉小镇坐落于义安区钟鸣镇,它的前身是永泉农庄,由废弃矿山逐步改造建设而成。历经20多年的精心雕琢,如今已华丽变身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温泉康养为一体的4A级景区,同时也是省级森林康养基地、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
8月16日上午,记者走进永泉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古色古香的“江南味道”街区。一侧,古朴典雅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白墙黑瓦尽显江南韵味;另一侧,绿树成荫,池塘波光粼粼,园林建筑精巧别致,一步一景,令人陶醉。
“这里既有江南的雅致,又有沉浸式体验的乐趣,太适合放松了!”来自合肥的游客刘女士手持一袋铜钱,穿梭在街区中,感受着古代集市的独特魅力。12枚铜钱的“奶奶柴锅饭”米香四溢,让人回味悠长;3枚铜钱的钟鸣杀猪汤,汤汁浓郁,温暖身心……这些特色美食早已成为网红爆款,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品尝。“使用铜钱消费已经成为我们景区引流的爆款场景,许多外地游客特意为了这个体验场景而来。”永泉小镇景区副总经理尹志平介绍道。
铜钱消费场景成功的背后,是永泉小镇董事长杨树根坚持长期主义,20年专注做一件事的创业精神,更得益于他的创新思维,用“好故事”讲“好风景”,让“文”与“旅”相得益彰。
永泉小镇的“忆江南十二景”将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巧妙融合,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空。枫林唱晚,数万株枫树在山岚之上、秀谷之中傲然挺立,其中不乏上千年树龄的“枫树王”。一年四季,桃溪春涨、荷风送香、枫红松翠、雪霁梅香在这里真实上演。七星采樵,相传一位胡氏进士辞官归隐于此,按照北斗七星方位为子孙建起宅第,取名七星寨,此后胡氏子孙在此开枝散叶,家运兴旺。“在这里逛吃,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聆听背后的历史故事,感受到当年的古朴与宁静,很惬意。”来自上海的游客汤先生感慨道。
永泉小镇在发展文旅产业的过程中,始终注重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积极打造特色餐饮品牌,与周边村庄联动,形成“景区带乡村”的发展模式,所有食材均来自自身的种植、养殖基地,直接带动1000余名周边村民就业。“我们在周边共计打造了20多个粮食、蔬菜种植基地和畜禽养殖基地,实行统一标准种养、统一价格收购,保证食材绿色新鲜。”尹志平说,在这里,游客品尝到的不仅是美食,更是浓浓的乡土情怀,村民们也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
“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下午4时,一曲《好日子》响起,“那些年那些事”大型乡愁巡游喜庆开场。身着怀旧服饰的工作人员拎着鸡鸭、提着水瓶、扛着农具、抬着老式化妆台,与游客热情互动,发喜糖、打招呼,充满了趣味和互动性,深受游客喜爱。
夜幕降临,“忆江南十二景”打造的“奇幻夜森林”如梦如幻,各色灯光将树木、溪水、山花点亮,为游客带来一场浪漫的视觉盛宴。
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发展动能?义安区以永泉小镇为样板,以“融合思维”推动文旅产业升级,通过挖掘地域文化、打造特色业态、完善配套设施,探索出一条文旅融合促进区域发展的新路径。
不只是永泉小镇,在犁桥水镇,徽派建筑与民俗文化、夜游夜景相融合,同样在社交媒体上火爆出圈。
“让游客来了还想再来,需要持续丰富业态、提升服务品质。”义安区文旅局局长盛秀芬表示,该区以永泉小镇为引领,不断完善交通、住宿等配套设施,推进文旅品牌建设,串联起各类特色活动,绘就全域旅游美好图景。
如今的永泉小镇,已经成为我市文旅的“龙头”景区,年营收超1.6亿元。杨树根说,未来,永泉小镇将继续秉持文旅融合发展理念,不断创新,持续用心打造“看得见、尝得到、摸得着、带得走”的铜文化和江南文旅消费新场景,让更多游客在这里开启无忧度假模式,感受独特的江南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