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延兵
“医生,这颗牙疼得我整晚睡不着,冷水热水一碰就钻心,是不是只能拔掉了?”作为一名牙医,我几乎每天都会听到类似的疑问。当牙髓(牙神经)发生不可逆的炎症或感染时,根管治疗往往是那颗牙齿唯一的“生存希望”。今天,就让我带您走进这个常被误解却至关重要、能有效保留天然牙的治疗过程。
一、牙痛根源:当“牙髓”发炎坏死
牙齿并非实心结构。其坚硬外壳(牙釉质、牙本质)内包裹着柔软的牙髓组织——内含神经、血管和淋巴管。牙髓深藏于牙冠髓腔和细长的根管中,一直延伸到牙根尖。
当深龋(蛀牙)、牙冠破裂、严重牙周病或反复牙科治疗等因素导致细菌入侵牙髓腔,便会引发牙髓炎甚至牙髓坏死。炎症或坏死组织产生的压力及细菌毒素会刺激神经或扩散到牙根尖周围组织,引起剧烈疼痛、肿胀(牙槽脓肿),甚至影响颌骨。
二、根管治疗:清除病灶,保留真牙
根管治疗的核心目标就是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或坏死的牙髓组织、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并对根管系统进行严密封填,杜绝再感染,同时消除疼痛,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最终挽救这颗天然牙齿,避免拔牙。整个过程通常需要1-3次就诊。
治疗关键步骤详解
1.麻醉与隔离:现代牙科麻醉技术已非常成熟高效。治疗前会进行充分局部麻醉,确保全程无痛。随后使用橡皮障——一块橡胶布将治疗牙隔离出来,保持术区清洁、干燥、无菌,防止器械或冲洗液掉入口腔,并隔绝唾液细菌污染根管,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
2.开髓与通路建立: 在牙齿咬合面(后牙)或内侧(前牙)精准钻开一个小洞,直达髓腔顶部。
3.根管预备——清理与塑形的核心: 这是治疗的关键环节。
定位与探查:使用精细器械和X线片确定根管数目、位置、长度和走向。每个牙根可能有1个或多个根管。
清除感染组织:使用一系列纤细、韧性极佳的镍钛锉,在根管显微镜或放大设备辅助下,小心清除根管内所有病变牙髓、细菌、感染的牙本质碎屑。
冲洗消毒:同步使用次氯酸钠溶液等高效冲洗液反复冲洗根管,溶解残留有机物、杀灭细菌,彻底清洁根管系统复杂的内部结构(包括常规器械难以触及的侧支根管)。
根管成形:将根管预备成有利于后续严密充填的流畅锥度形状。
4.根管充填——严密封堵防感染: 经过彻底清洁、消毒、干燥的根管,需用生物相容性材料(主要是牙胶尖和根管封闭剂)进行三维严密的充填,直至根尖。目的是永久封闭根管空间,防止细菌再次侵入和繁殖。
5.冠方封闭——重建牙齿的堡垒: 治疗后的牙齿因失去牙髓营养供给而变得脆弱易裂。因此,强烈建议在根管治疗完成后,尽快(通常在几周内)为牙齿安装全冠(牙套) 或高强度的嵌体/高嵌体进行保护。这是确保治疗长期成功、防止牙齿折裂的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
三、破除误区:根管治疗的真实体验
误区:根管治疗非常疼?
真相:治疗是在有效麻醉下进行,目的是解除您原有的剧烈牙痛。现代麻醉技术和无痛理念已使治疗过程本身舒适度极高。术后可能会有几天轻微不适或咬合敏感,通常服用常规止痛药即可缓解。
误区:牙齿不疼就不需要根管治疗?
真相:牙髓坏死或慢性炎症可能没有明显疼痛。但感染仍在持续,会悄无声息地破坏牙槽骨(根尖周炎),形成“脓包”(瘘管)。拖延治疗只会导致骨质破坏加剧,增加治疗难度,甚至丧失保留机会。定期牙科检查和X线片是发现潜在问题的关键。
误区:根管治疗不如拔牙后种牙?
真相:保留自己的天然牙永远是首选!根管治疗成功的牙齿,在牙冠保护下,可以正常行使咀嚼功能很多年,甚至终身。种植牙是优秀的选择,但属于手术,费用更高,耗时更长,且需要足够骨量支持。根管治疗是性价比最高、最微创的保牙方式。
误区:根管治疗一次就能完成?
真相:根据牙齿感染程度、根管复杂程度不同,可能需要1-3次甚至更多次就诊才能完成彻底的清理消毒和最终充填。牙医追求的是长期的成功率,而非单纯的速度。
四、精心维护,延长使用寿命
一次成功的根管治疗,配合优质的冠方修复(牙套),能让您的牙齿重获健康。但日常维护至关重要:
坚持有效口腔卫生:每天至少两次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洁牙缝。
佩戴牙套(全冠)保护:严格遵医嘱及时修复,避免牙齿劈裂。
定期牙科复查:至少每年一次口腔检查和必要的X线片复查,监测根管治疗牙及整体口腔健康状况。
牙齿是身体唯一无法自我修复的硬组织。当牙髓遭受重创,根管治疗不是可怕的“酷刑”,而是牙医手中最有力的武器,赋予您宝贵的天然牙齿第二次生命。别让疼痛或误解耽误治疗时机,越早干预,过程越简单,效果越可期。保护每一颗天然牙,就是守护您未来数十年的咀嚼之乐与自信笑容。
专业提示:若您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诊检查:
牙齿自发性、持续性剧痛(尤其是夜间痛醒);冷热刺激引起长时间剧痛或缓解后仍持续疼痛,咀嚼时疼痛明显;牙龈反复肿胀或出现“脓包”;牙齿明显变色(灰暗);牙齿有深龋洞、大面积充填物或牙冠、牙裂,每一颗得以保留的牙齿,都是对生命质量的一次温柔守护。
(作者单位:铜陵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