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铜陵日报

女排爆手的高温练兵记

日期:08-21
字号:
版面:第A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 本报记者 邓妍

末伏的最后一个午后,“秋老虎”肆虐且威力不减,地表温度直窜至40℃以上。地处郊外的特警训练基地里,肉眼可见的热浪似乎将铁丝网都摇得微微晃动,而女排爆手刘敏锐此刻正穿着30多公斤的排爆服走向模拟装置,护目镜里凝结的水汽混着大颗大颗的汗珠,在镜片上晕出一片模糊的光斑。

对讲机里传来的操作指令和头盔里自己沉重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像是在耳边打起鼓点,瞬间的耳鸣声让刘敏锐有片刻的晕眩感,但很快她便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去迎接实战演练环节。下午3时,阳光最烈的时候,刘敏锐匍匐在滚烫的地面,一点点靠近“爆炸物”,即便是隔着厚厚的作训服都能感觉到热气,唯一裸露在外的手接触到地面就像贴到了一块滚烫的铁板。突然,模拟装置发出“嘀嗒”的电子提示音,刘敏锐左手迅速按住装置底座,右手的钳子悬在红蓝两根导线之间……“排除完毕!”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特警的排爆服像极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壳,将人体的安全与外界的危险隔绝开来,同时也隔绝了烈日下偶尔掠过的微风。“冬天穿着它,动一动都是一身汗,这个季节,就别提有多酸爽了。”在同事的帮助下,刘敏锐脱下头盔,捋了捋被头盔压得有些凌乱的头发,接过队友递来的水,仰头便灌下了大半瓶。她虽然外表看起来是个瘦弱的女生,但清晰可见的肌肉线条,是常年负重训练给予她的独特印记。五年半前刚入队时,刘敏锐总不免在“控刀切引信”训练中手抖,如今即使在模拟爆炸的火光中前行,她也能做到“步沉、手稳、心定”——这些都是用数不清的汗水换来的。

在基地训练室的墙上,“第一次失败就是最后一次失败”的标语格外醒目,也反映出排爆工作的危险和艰辛。作为我省公安系统内仅有的女性搜排爆专业人才,1996年12月出生的刘敏锐“巾帼不让须眉”。在她看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排爆手最基本的素养,因为排爆工作本就是生死毫厘。“真正的现场比训练要难得多。比如2021年的一次警情:结构复杂的一处土砖房里,竟暗藏了26枚自制‘土雷’。我所在的排爆组历经4小时完成‘地毯式’搜查,将所有涉爆危险物彻底清除。”回想起那段经历,刘敏锐至今仍有紧绷感,也明白了训练场上的每一滴汗水都有重量,那些在严寒酷暑里反复练习的动作,那些被拆爆工具磨破的指尖,是面对危险时能让自己站得更稳的根基。

夕阳西下时,一天的训练终于结束。刘敏锐和队友们手里拿着一瓶冰镇饮料,坐在场边休息,脸上都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远处的训练场上,第二天要用的模拟爆炸装置还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排爆人员再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