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秋季运动会开幕式上,我们班的队列表演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当校长把“最佳风采奖”的锦旗递到我的手中时,我想起了一个月前那个闷热的下午。
那时我们正在练习五环变形队列,烈日把塑胶跑道晒得发烫。小美举着沉重的蓝环道具,汗水顺着发梢往下淌。突然,她脚下一滑,膝盖重重磕在地上。我们都以为她会退出排练,没想到,第二天她敷着碘酒染黄的纱布,依旧准时出现在操场。班主任王老师轻声说:“这就是体育精神与品德的融合。”
这让我想起上学期爱心义卖的场景。我们用劳技课上学的编织技法,把旧毛线织成杯垫,用美术课的水彩绘制书签,自然老师教我们制作的干花标本成了最抢手的商品。当把义卖所得捐给山区小学时,我忽然明白:劳动不仅是手上的动作,更是心与心的联结。
最难忘的是寒假的自然笔记活动。我每天观察窗台上的绿萝,用尺子测量新叶长度,用彩铅记录叶片颜色的微妙变化。爸爸教我安装气象软件,妈妈帮我查植物学资料。当这份包含生长曲线图、气象数据折线图和工笔素描的笔记在全校展出时,科学老师说道:“美育让你们发现世界的诗意,智育教你们读懂诗行的密码。”
此刻站在领奖台上,我摸着锦旗金黄的流苏。队列里小美挺直的背影像风雨中的小白杨,义卖时穿梭的身影化作跳动的音符,绿萝蜷曲的藤蔓在记忆里舒展成五线谱。原来五育从来不是五条平行线,而是生命交响曲中交织的和弦。当我们用美德校准心灵的节拍器,用智慧点亮求知的星空,用汗水浇灌强健的枝干,成长的旋律自然婉转悠扬。
春风掠过操场边的梧桐树,沙沙声应和着远处教室传来的琴音。我知道,这首关于成长的歌谣,正等待我们用整个童年继续谱写。
市建安小学滨江校区 章文轩
指导教师 王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