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铜陵日报

以劳育之笔绘就时代新篇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A08版:校园内外       上一篇    下一篇

从甲骨文中“劳”字描绘的耕作图景,到新时代“劳动创造幸福”的铿锵宣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始终镌刻着劳动的印记。劳动教育不仅是传承文明的纽带,更是点燃青春梦想的火种,照亮我们通往未来的道路。

劳动是扎根生活的智慧源泉。还记得,初次尝试整理床铺时,褶皱的床单总不听话;第一次下厨煎蛋,飞溅的油花令我手忙脚乱。但正是这些磕绊,让我学会将被子叠成整齐的“豆腐块”,掌握火候煎出金黄的太阳蛋。在父亲工厂的实践经历更让我震撼:推着沉重的板车运送零件,粗糙的金属磨破掌心,汗水浸透衣衫。当我最终将废铁放整齐时,突然明白劳动不是课本里的概念,而是每个人立足于世的必修课。

劳动搭建起通向社会的桥梁。在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活动中,我手持宣传册向居民耐心讲解,这些实践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社会这本厚重的书。当我看到居民们因我的建议开始分类垃圾时,我真切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原来每个人微小的付出,都能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劳动更是淬炼品格的熔炉。校园大扫除时,有人擦窗,有人拖地,有人整理图书角……看似简单的分工,却需要默契配合。记得一次清理操场角落的杂草时,面对顽固的根茎,大家轮流用铁锹松土,互相鼓励坚持。当脏乱的角落焕然一新,我们不仅收获了洁净的环境,更懂得了团结协作的力量。劳动教会我们,困难面前永不言弃,携手并肩方能行稳致远。

达·芬奇的箴言犹在耳畔响起:“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在天宫空间站里,航天工作者用智慧与汗水编织星辰梦想;在广袤田野间,新农人借助科技让传统农耕焕发新生。

新时代的劳动画卷正徐徐展开,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应握紧劳育这支笔,以汗水为墨,以奋斗为纸,书写属于我们的时代华章,让劳动精神在传承与创新中熠熠生辉。

义安区实验小学春蕾校区 姚昊然

指导教师 赵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