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铜陵日报

墨香泥土绘丹青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A07版:校园内外       上一篇    下一篇

夏日的阳光泼洒在教室的窗台上,我握着沾满颜料的画笔,凝视着画布上那片未完成的稻田——深褐与青绿交织,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直到周末,我随爷爷回到乡下,在稻田里弯腰插秧时,指尖触到温热的泥土,才忽然明白:原来美育的种子,必须扎根在劳育的土壤里。

美术课上,老师让我们以“农田”为主题创作。我翻阅画册,想模仿梵高的《麦田》画幅《稻田》,却始终画不出那份涌动的生命力。画中的水稻整齐得像尺子量过,云朵僵硬如剪纸,连自己都忍不住叹气:“这稻田,怎么如此生硬不真实?”

周末的清晨,爷爷带我走进稻田。“画水稻,简单,不过总得先知道稻子怎么长嘛!”他递给我一把秧苗。弯腰的瞬间,汗水顺着脖颈滑进我的衣领,泥水漫过脚踝,蜻蜓在耳边忽高忽低地飞。当我把秧苗郑重小心地插进水田时,爷爷笑了:“不必这么谨慎,稻子和人一样,太规整了反而活不好。”那一刻,我看见风掠过,将秧苗吹得东倒西歪,却让整片水田泛起银鳞般的波光——那是一种随性自然却蓬勃的美。

我点点头,放开胆子,像给大地别发卡一样,轻松地将秧苗插入泥水中。秧苗尖儿在指尖轻拂,根须已裹上褐色的襁褓。当夕阳把指甲缝染成赭石色时,我发现最稚嫩的秧苗总朝着风的方向倾斜——它们不是整齐的诗行,而是大地写给季风的情书。

远处,白鹭掠过田埂,翅尖扫乱倒影,整片水田便摇晃起来。田里还有别人在插秧,农人弓着背,身影被正午的日头压成宣纸上的剪影,起伏间恍若提笔勾勒的横横竖竖。倒影中的青衫与黛山在涟漪中碎成唐宋的瓷片,又被新插的绿秧一针针绣成连绵的绫罗绸缎。泥浆里沉浮的草帽忽明忽暗,恰似山水画里未干的墨点。我一瞬间愣住了,这才是最美的农田啊!

再次提起画笔时,我重新画了一幅水墨画。褐色的水田里,星星点点的绿点缀成生动的秧苗,还故意让几株秧苗倒伏在田边,就像那天被我踩歪的。画到夕阳时,我蘸了点爷爷茶缸里的茶水,任橙黄色的水渍晕染天空,仿佛稻田正蒸腾着热气。最后,我在右边添了几个远近不一弯腰插秧的农人,终于绘出了我看到的中国式农田,随意又和谐。老师举着我的画感叹:“这片田里,有泥土的香气。”

现在,我的书桌上摆着两样东西:一幅镶在木框里的《稻田》,一罐从老家带回的稻种。

美育教会我如何凝视一株秧苗,而劳育让我懂得稻子的美丽源于农人辛勤的耕耘。当手指既沾染颜料也留存泥土时,我终于明白——最高级的美,永远生长在劳动中。

枞阳县第二中学 盛嫣然

指导教师 周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