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阳光真雨露”助企冲刺“小巨人”
日期:08-14
■ 朱敏 洪真
“那块最难啃的‘硬骨头’终于解决了!申报材料最大的问题突破了,这下我们对成功认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信心十足。”近日,安徽玉堂新材料科技公司负责人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言语中满是兴奋。
让他如此高兴的,正是市工信局在“改进作风、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中提供的“关键助攻”。市工信局在深入走访中发现,像玉堂新材料公司这样具备潜力的企业,在冲刺“专精特新”的过程中,常被一些“拦路虎”绊住脚步。优质企业储备与产业基础匹配不足、申报材料“卡壳”、关键指标“他证”困难……这些痛点,成了企业迈向更高层次的瓶颈。自“改进作风、访企入村”专题行动开展以来,市工信局从申报全流程入手,系统解决优质企业数量与产业基础匹配度不足难题。
要跑出“加速度”,先得备足“好苗子”。市工信局变被动为主动,日常工作留心、实地走访深挖,一张优质企业“潜力股”名单动态生成;主动对接服务,掌握发展脉搏,提前介入谋划企业成长路径;持续关注往届“落选生”,联合企业复盘诊断,量身定制“补课方案”,做到“寻新苗、补短板、扶优苗”,不断充实冲刺“小巨人”的后备军团。
同时,实时跟进国家及省级“专精特新”政策动态,组建业务骨干成立培育辅导小组,围绕“专、精、特、新、链、品”六大评价指标,“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围绕每家企业的短板弱项提出改进建议,助力企业提升申报质量。针对富乐德因创新类荣誉成果不足而落选的现状,协助企业开展科研项目申报、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帮助企业成功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较大地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科技含量。
申报过程中,对企业提交的申报材料全方位开展梳理,从数据精准度、材料完备性等维度严格把控,通过一对一指导、一次性告知,帮助申报企业修正、补充、完善材料,做到最多“返一次”。
政策送得准,服务跟得紧,资源配得优,让企业冲刺“小巨人”心里更有底。截至目前,市工信局精心培育和辅导推荐的富乐德科技、玉堂新材料等13家优质企业,已全部成功通过省工信厅的严格评审并获得推荐,正式进入国家工信部的最终评审环节。下一步,市工信局将进一步优化为企服务生态,让更多“潜力股”在“好阳光、真雨露”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为“小巨人”,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而持久的动能。